日元暴跌贬值创20年纪录,日本央行有难言之隐
时间:2022-04-2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图:日元。
中信金融;经济学人4月23日讯(龚宏宇)一个好学生考试突然“不及格”是什么感觉?最近,一向自带避险货币“光环”的日元走出了一条“暴跌千里”的下跌曲线。
20日,在经历了14天的连跌后,日元兑美元一度跌至约129日元,距离日本央行的“恐慌点”130仅一步之遥。
分析认为,被动贬值、主动贬值和日本的经济表现促成了日元的暴跌。由于日本央行重申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坚定承诺,短期内日元汇率可能继续下行。
日元贬值,汇率创7年来新低
事实上,日元疲软非一日之寒。早在去年,日元就出现了“颓废”的趋势。自2021年初以来,日元对美元贬值约30%。尤其是2022年,日元贬值速度继续加快。
4月22日,日元汇率一度跌破1欧元兑140日元关口,为近7年来最低水平。21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刚刚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也跌破20日元关口,为近7年来最低。日元成为外汇市场上跌幅仅次于卢布的货币。
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梁女士告诉中新财经,她在日本的工资折算成人民币,比几个月前少了几千元。家住日本从事代购行业的夏女士,最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汇率优,奢侈品用人民币结算,整体大幅降价”的打折消息。
日元疲软受多方因素影响
此前,日元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市场的避险资产。当危机发生时,全球市场的交易员会大量买入日元,而这种光环正在逐渐消退?
一般认为,日元下跌的导火索是日本与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0.25%,市场甚至预测美联储将在5月继续加息0.5%。在美欧等多个主要经济体全面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国债收益率上升,美元和欧元汇率走强。
美元。(资料图)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已明确表示将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并购买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长期国债,尽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但会继续坚持无限宽松政策.央行强调
例如,4月20日,日本央行以0.25%的固定利率购买了无限期10年期国债。日本央行还将在4月21日、22日、25日和26日连续以固定利率购买债券。
可见,日本央行更重视运用宽松政策支持经济从疫情中复苏,而不是保住日元汇率。
因为疫情爆发后,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日本经济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萎缩后,2021年转向缓慢扩张,实际GDP增长1.6%。经济增长乏力不仅限制了市场对日元的信心,也使得通过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日本的低通胀率也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3月日本CPI同比增长1.2%,自2018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1%;核心CPI年增长率为0.8%,连续第七个月增长。然而,这与日本政府2013年1月设定的2%通胀目标仍相差甚远。
人们穿过日本涩谷车站前的十字路口。中新社记者卢摄
日元“跌跌不休
”影响几何?有声音认为,日元下跌似乎给日本出口带来更多生机。汽车或消费电子产品等日本主要出口产品会变得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对丰田汽车和索尼集团等出口巨头。
不过,与此同时,日元贬值或将置重度依赖进口资源的日本于贸易逆差的严峻考验之中,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因素推高国际能源价格的背景下。
从2021财年来看,受国际市场上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日本进口额远超出口额。2021财年日本进口额增长33.3%,同期出口额增长幅度仅23.6%,这一财年日本再度从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
日本经济新闻估计,如果日元持续走软、原油价格涨至每桶130美元,2022财年日本经常项目逆差将达16万亿日元。
有媒体指出,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日元大幅贬值,一方面给市场提供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也为金融市场埋下了风险隐患。日元贬值可能加大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选择难度。由于通胀高企,不少国家需要加息应对,但由此带来的汇率不利因素有可能使这些国家出口受损。日元贬值也有可能加大竞争性贬值风险。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如果不考虑干预因素,日元短期还有继续下行的压力。日本经济复苏疲软,预计三年平均GDP增速(2020-2022年)仍为负,日本将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日美利差将继续扩大。
“不过,如果汇率持续下跌导致资本外流加剧,传导至日本国内,会加大日本股市下跌压力,给日本国内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可能会采取一些稳定的措施来避免态势进一步滑向负向螺旋。”王有鑫称。
日元暴跌会否对中国产生影响?
王有鑫指出,考虑到日本能源、工业金属、中间零部件等生产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日元贬值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加大进口成本压力,价格上涨会传导至出口端,弱化日元贬值对日本出口的提振作用,因而,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威胁不大。而且,日元贬值压低了中国自日本进口的付汇压力,对中国进口企业有利。
“但对于在日本有出口业务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交易时使用日元结算,要警惕日元汇率下跌对企业盈利和财务操作等产生的相关风险。”王有鑫说。(完)
本文来自AG/a> 转载请注明